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信息速递 /

衡南县:助力“开源节流” 推动“占补平衡”

发布时间: 2023-12-21 16:02:46
来源:衡南县纪委监委  访问数:

衡南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职责定位,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贡献衡南力量。2022年以来,共实施补充耕地项目41个,已报备入库项目26个,重新入库耕地数量指标1.2万亩,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有力保障了全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最高站位谋划推动,实现上下贯通。牢记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抓好统筹谋划,推动形成部署、责任、整改上下贯通格局。一是安排部署做到“三个同步”。衡南县委县政府把耕地保护、“占补平衡”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推进、同步考核问责,今年来共专题研究5次,并将之作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核心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县纪委监委将“占补平衡”作为“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一体推进。二是责任落实做到“三方同抓”。压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推动形成乡镇党委政府共同抓、相关职能部门协力抓、县乡纪委联动抓的工作格局。督促全县23个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承诺书》,下发交办函、督办函52份。出台耕地保护十条“长牙齿”的硬措施,对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的7个乡镇(街道),开展2批次集体约谈;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县自然资源局分管副局长和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2人进行免职处理。三是问题整治做到“三级同改”。对调查研究中发现和职能部门摸排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问题,梳理形成4个方面42个问题,创新开展“未查先改”。对具体个性问题反馈给乡镇(街道)直接整改,对突出共性问题反馈给职能部门全面整改,对腐败和作风问题由县纪委监委提级查办。截至目前,已整改37个,立案3起,查处9人。

二、以最实举措靶向施策,实现数质提升。紧盯流入、流出、收益三本账,做好“查”“护”文章,推动补充耕地结构由单纯重数量向注重数、质双提升转变。一是紧盯“流出账”。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耕地保护专项整治攻坚月行动,把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列入专项巡察、“入村亲农”、“室组地”联动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专项行动、专项巡察、日常监督等措施,督促严格贯彻落实“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全力堵住耕地流出的口子。2022年以来,共处置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线索21件,处理5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3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行政执法部门共立案23起,处罚23人,做到发现一起、及时制止一起、坚决处置一起。二是紧盯“流入账”。开展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点题调研,调研成果报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实际情况,提出补充耕地对策建议。释放“室组地”监督叠加效应,聚焦补而不实、补充耕地质量不高、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今年全县15个共3914亩油茶移栽土地开发项目即将全面完成,“占补平衡”项目指标库数量将实现由负转正,比预定计划提前了一年半。三是紧盯“收益账”。将监督探头下沉到一线,通过到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持续跟进监督等方式,聚焦粮食生产目标完成情况、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垦造水田旱地养护等方面开展靶向监督,确保新增耕地不撂荒、有收益。近两年新增的1.2万亩耕地通过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产生经济效益3400余万元,同时根据全省补充耕地指标指导价,预计给县财政带来效益12亿元以上。

三、以最严要求推动治理,实现长管长严。以严防形式主义、严格教育引导、严密制度约束,推动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治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局面。一是不搞“一刀切”。在刚性执纪执法的同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问题复杂、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通过多种方式予以整改,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也有温度。比如,宝盖镇网山村37组拓宽通组道路占用耕地1.21亩,按照要求应恢复土地原貌,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县纪委监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综合研究,考虑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最终通过耕地“进出平衡”方式予以解决,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二是划好“警戒线”。督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利用屋场恳谈会、“村村响”、新媒体以及在“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共发放耕地保护手册2万余册,召开“屋场恳谈会+耕地保护”会议180余场次,举办5期专题培训会,在县内媒体剖析1例违法占用耕地典型案例,让群众知法懂法。三是筑牢“制度墙”。深化运用制度“补丁”机制,对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方面的共性问题,以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促相关职能部门打好制度“补丁”,堵塞风险漏洞。今年来,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出台《衡南县严格耕地保护的若干措施》《关于遏制耕地抛荒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切实筑牢耕地保护“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