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廉洁文化 / 他山之石 /

高质量发展践悟|把学习教育成果化为奋进动力

发布时间: 2021-07-06 16:15:1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访问数:

本期嘉宾

鲍雷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沈晓红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吕义斌湖北省襄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李激扬湖南省怀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何洪波四川省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创新,深入实践探索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举措。纪检监察机关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深刻体悟初心使命,总结党的自我革命宝贵经验,聚焦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发挥改革先导、突破、创立作用,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

记者: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特点,采取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鲍雷:我们探索“党史+”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围绕“党史+监督执纪”,制定出台接诉即办专项监督、“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基层问题专项治理、营商环境优化等41项监督事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围绕“党史+队伍建设”,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交流研讨、组织参观烈士陵园等,使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思想滋养;围绕“党史+廉洁文化”,举办廉洁文化作品展、演讲比赛、家风家训征集等系列活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时代精神。

沈晓红:我们在整体学习教育规划上,制定了全年系统方案,细化梳理30余项任务举措,并形成了流程图、计划表,实现各项专题学习教育时序可视、责任有形、全员覆盖。同时精心设计“八婺清风大讲坛”“党史学习教育暨实战大练兵”等活动载体,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学得深入、学得辩证、学得实在。

吕义斌:在学史明理上,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学体系,举办培训班、读书班,邀请党史专家专题宣讲。在学史增信上,组织干部到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举办青年干部读书会、演讲比赛,从党史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在学史崇德上,发挥勤廉教育基地作用,举办系列主题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讲述“党史中的纪律”和红色故事,提高干部修为修养。在学史力行上,开展巡回下沉遍访、联系服务企业活动,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解决疑难信访案件,深入民营企业了解职能部门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李激扬:我们创新载体方式,提升学习实效。坚持以赛促学,组织开展“学史练兵开新局”党史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坚持以讲促学,开设党史培训课程、在新媒体开设专栏,讲好党史上的历史事件、革命英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传承。组织机关各党支部赴通道转兵纪念馆、袁隆平原工作地安江农校开展主题活动,分享党史故事,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悟促学,用好红色资源,通过现场教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何洪波:党史学习教育,重点在学,关键在悟,效果体现在办实事。我们坚持在学上走在前、悟上下功夫、办实事上作表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突出“红”字深学习,夯实思想之基。深挖活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突出“微”字细感悟,厚植爱党之情。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微心得、开设微党课等方式,营造学党史、讲党史的浓厚氛围。突出“实”字抓结合,担当为民之责。开展“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执纪为民的具体行动。

推动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创新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治理贯通起来

记者:红色资源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请结合党史故事,谈谈对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创新的感悟思考。

何洪波:1941年,为解决边区财政经济困难,当时朱德、任弼时以及西北局的一些负责人主张采取整理税收和发展生产的办法解决困难。林伯渠、谢觉哉等则主张把基点放在节约经费上。毛泽东下大力气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同林伯渠、谢觉哉多次书信来往交换意见。后来,毛泽东在致谢觉哉的信中说:“事情确需多交换意见,多谈多吹,才能周通,否则极易偏于一面……各去所偏,就会归于一是。”最终,毛泽东采纳了“精兵简政”的建议。纪检监察工作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创新,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思想、担当和方法。就政治监督而言,其策略、方式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开展政治监督,如果机械地照搬照抄,往往导致缺位、越位或错位。这需要我们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围绕“国之大者”找准结合点、着力点,在推进具体化、常态化上守正创新。创新基层监督,如果不搞清楚群众的需求,不摸清基层工作的具体情况,监督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往往会流于形式主义。这需要我们坚持从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实际情况来考量,因地制宜地细化措施。在预防“灯下黑”方面的探索创新,就要实事求是地找准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而实施精准防控,监督于未然,防范权力“任性”“出轨”。

鲍雷:建党初期,在上海出现了一支由瞿秋白、王荷波等人组成的党内教育宣传员队伍,他们深入基层党员的身边,用平实的语言讲解马列主义和党的纪律,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直至今天,如何创新表达,进一步构筑“不想腐”的自觉,仍是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我认为,需着眼于机制创新,统筹区域资源,探索建立廉政教育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体系上下结合、资源充分整合、渠道载体多元、工作内外联动、网络有效覆盖的教育格局;需着眼于内容创新,结合本地民情风貌和历史人文,深挖区域特色廉洁文化元素,以独特形式、新颖内容传承优秀文化;需着眼于手段创新,依托日益更新的信息化、大数据等高科技,大力打造新媒体平台,丰富廉政教育载体,激活“不想腐”一池春水。

吕义斌:正是靠着创新精神,我们党才先后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当前,纪检监察工作形势在发展、任务在深化、要求在提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理念、思路、制度、机制方面创新探索,其中关键在于用好调查研究这个党的传家宝,增强对纪检监察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真正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坚持问题导向,抓工作调研在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正风肃纪反腐的实践中注重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李激扬: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离不开创新的精神。这段历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撬动支点。比如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就要通过重点工作提醒机制,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切实提升监督效能。既要外部借力也要内部挖潜。比如建立联动机制,统筹衔接“四项监督”,实现内涵式发展,有效解决人手少、任务重等问题。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解放思想。比如注重科技赋能,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沈晓红: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回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赶考”命题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应对执政考验清醒而坚定的态度。民心就是答卷。不管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创新,还是实践创新,都要自觉在全面从严治党全局中谋划推进,将改革创新有机融入监督执纪执法实践中,最大限度减少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通过改革创新增强正风肃纪反腐的精准性实效性,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比如,在民生监督工作中要主动延伸监督触角,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又比如,将各类监督有机贯通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互促的民生监督合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把学党史、悟思想的落脚点和发力点放在破难题、开新局上

记者:结合“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在推进工作创新方面做了哪些积极探索?

鲍雷:在体制上,我们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分片协作和联络机制、联合办案机制、统筹协作机制、分片考核培训机制等,加强对派驻机构的指导、管理、服务和保障,并试点开展基层监督“万人行动计划”,通过建账立档、赋权明责等措施,将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员等6类近万名监督工作人员进行整合,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在手段上,发挥科技利剑优势,织牢织密监督网络。在教育上,探索打造“线下+线上”传播矩阵,线下构建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基地,线上建立“网、报、微、视、端”传播阵地,将廉政基地、廉政故事搬上互联网,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理念深入人心。

李激扬:我们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审查调查工作相融相促,编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等篇目发放给被审查对象,给被审查对象上专题党课、开展“同志式”审查谈话,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促其主动交代问题;与弘扬新风正气相融相促,督促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释放正能量;与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相融相促,坚持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与推进自身建设相融相促,发挥党史学习教育的牵引力、塑造力,建立完善政治画像、涉案款物管理等40多项制度,筑牢初心使命,坚守安全底线。

沈晓红:我们创新推动政治监督,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市县联动“一月一主题”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党史宣讲、个别谈话、下访接访等方式开展调研督导专项活动,推动监督融入基层治理,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数字赋能提升监督质效,搭建婺城智廉智律监管平台、义乌“村务清廉钉办”、武义深化“后陈经验”智慧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平台,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基层监督、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

吕义斌:我们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载体,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堵点,督促解决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担当不够、履职不力、不规范使用审查调查措施等问题,采取走访调研、联系包保、专项监督、严肃执纪执法、规范审查调查工作等措施,推动各级各部门严格规范履职。

何洪波:我们在政治监督、基层监督、自我监督方面探索创新。聚焦破解政治监督难题,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聚焦破解基层监督难题,创新村级公开专项监督,促进村级公开“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聚焦破解自我监督难题,创新内部控制规程,全流程清理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11个环节的权力运行风险点,确保监督执纪规范、高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