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拿着金锣、高举铡刀、为民除害的场景,真是大快人心!”5月10日晚,由清廉祁东建设领导小组主办、祁东县纪委监委和县文旅广体局承办、祁东县祁剧演绎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演出的“清廉祁东”大型传统祁剧《金锣记》“清廉专场”第一场演出在县电影顺利上演,县四大家主要领导观看演出,精彩的演出不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祁东县坚持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全面梳理祁东深厚的廉洁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本地廉洁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特色优势,培根固本,守正创新,做到廉洁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廉洁理念与红色革命资源相结合、廉洁文化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推动“清廉祁东”廉洁文化建设入脑入心。
廉洁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戏倡廉
《金锣记》是一部弘扬扫黑除恶精神的历史古装戏,讲述了北宋年间,咸阳知县赵宣,表面两袖清风,私下利用职权大肆搜刮民财,与当地恶绅乡霸狼狈为奸。咸城恶霸姚庚强抢卖艺女子琴儿献给赵宣,琴儿不从屈死水牢。包拯微服私访,觉察到咸阳县官匪勾结、沆瀣一气,他扮成算命先生深入虎穴,坐监查明实情。期间,包拯以随身携带的小金锣为信号转危为安,严惩了贪官污吏和乡匪恶霸,获得了“金锣一掏,高举铡刀,惩恶除奸,为民撑腰”的传世佳话。
该剧根据祁剧传统剧目《卖金锣》、《包公坐监》综合改编,将廉洁元素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经省市县戏剧界多名专家历时两年精心打造而成,荣获湖南省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复排剧目奖”。
据悉,近日该县将在全县开展《金锣记》演出活动,设立5场“清廉专场”和1场“公演”,预计观看人次超过6000人,让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近距离感受祁剧这门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在思想灵魂深处得到一次洗礼,寓教于乐,化教于心,弘扬清正廉洁的正能量,凝聚干事创业的大合力。
廉洁理念与红色革命资源相结合,以景崇廉
“激战中,因敌众我寡、突围无望,萧石月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年仅27岁。”4月28日,祁东县纪检监察系统110余名干部赴常宁市水口山工人运动馆和萧石月故居现场参观学习,在一版版历史资料、一张张珍贵图片、一段段历史故事前,深刻感受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也进一步坚定了践行初心使命、对党绝对忠诚的决心。
近年来,祁东县一方面充分发掘整理王如痴故居、衡宝战役纪念碑、曹炎烈士墓等本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精心打造站前广场的“清风亭”“廉洁文化长廊”等一批清廉韵味足、特色鲜明,融教育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角、阁、廊”等清廉文化阵地,将无形的清廉理念融入有形的环境载体和群众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家门”,赴常宁市水口山工人运动馆等红色革命基地现场瞻仰,在革命先烈工作、生活的地方开展教育培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廉洁理念的影响力、渗透力、感染力。
廉洁文化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以教促廉
2月26日,祁东县纪委监委召开“家庭助廉 团团圆圆”主题座谈会,聆听党员干部传承的家风故事,传递廉洁齐家、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并在会上播放了警示教育片《铁纪护航廉洁修身齐家篇》。
“警示教育片让人非常震撼,作为妻子,我要充分发挥‘廉内助’‘贤内助’的作用,管好家庭‘廉政账’,坚守家庭‘廉政线’。”干部家属代表王雯黎在发言时表示,与爱人一道拒绝腐败、远离腐蚀,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净土。
反面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教材。用好用活反面教材,把廉洁文化建设和警示教育结合起来,已成为祁东县纪委监委做好案件查处“后半篇文章”,推动清廉祁东建设的“坚定动作”。今年以来,祁东县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永远吹冲锋号·纪律建设篇》《永远吹冲锋号·刀刃向己篇》等警示教育片和《清廉,让衡阳更美好》《八百矿工上井岗》《廉润湖湘之明月心》等廉洁文艺作品13场次,覆盖教育党员干部3000余名,充分发挥了廉洁文化的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充分释放了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优化党风廉政建设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清廉祁东’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继续探索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祁东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祁东县纪委监委 谢丹)